在岗位上彰显“工匠”风采,在劳动中展现“护航”担当 工程咨询集团年度榜样力量风采展播(三)
积极进取是他们的目标,永不言败是他们的人生信条。
“疾风知劲草,剑锋凭磨砺”,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学知识、钻技术,在工作上比技能、比业绩。
敬业拼搏、勇于创新燃烧着他们无限的激情!
徐传昶同志主要从事桥梁工程施工控制、健康监测、新材料研发和基础设施数字化科研创新工作,主持完成泰东黄河大桥等30余座特大特殊结构桥梁施工监控和济南黄河三桥等40余座特大、特殊结构和中小跨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建设工作。
他积极拓展工程检测智能化领域,在数智化平台建设与应用、养护科学决策、新型检监测装备研发和基础设施修复提升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实践。他找准破局点,发扬“铺路”精神,聚精会神迎战智慧监测系统,其主持研发的“山东高速基础设施智慧监测与运维大数据平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他主动谋划创新,通过政策方针分析找到市场发展方向,从标准、规范中发现市场,最大程度挖掘不同市场的潜力,参与研发的桥梁形变动态综合测量技术,成功应用于省内外20余座桥梁移动化监测与长期性能评估,相关成果获中国测绘科学技术一等奖;他紧紧围绕做强“工程医院”的核心思想,聚焦修复加固四新技术,持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其主持开发的基于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的钢箱梁桥面铺装和新旧桥梁拼宽成套技术,在东营胜利黄河大桥维修改造、临沂北京路沂河桥等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自参加工作以来,韩沛一直深耕工程建设一线,敢于突破、积极探索,负责的橡胶制品、砂石料、沥青等原材检测业务,覆盖了公路行业绝大部分敏感材料。针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完成了数十项 “五小发明”,参与撰写专利七篇,参与的“提高土工织物有效孔径试验的效率及准确性”QC课题,获得工程咨询集团2022年度优秀QC小组一等奖;参与的“基于TRIZ理论的土工织物有效孔径试验夹持装置的设计及应用”的创新课题,获省科协、科技厅等联合举办的山东省创新方法大赛二等奖;参与的“大掺量RAP高性能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研究”课题,项目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工作中注重学习和总结,理解能力强,也总将团队合作放在第一位”,这是项目同事对孙俊的评价。工作伊始,孙俊就一直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放在首位,协助监理工程师编制完成《首件工程确认制》文件,对其中每一个流程、每一套方案反复推敲,从初入行业的“小白”快速实现了成长与蜕变。针对临临项目隧道多的特点,孙俊认真分析隧道施工图纸、反复钻研相关技术规范,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建设,在施工现场紧盯施作,从初期支护钢筋绑扎和挡块布设到二衬模板打磨、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均实现严格质量把控。作为年轻同志,孙俊始终保持自律力与上进心,展现了“山高咨询”青年人积极向上的青春力量和使命担当。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这是检测公司领导、同事对李庆营的评价。自进入检测公司以来,他一直从事基础设施数字化、试验检测信息化、养护管理智能化等智慧高速建设工作。作为一名科研技术人员,他面对跨专业、跨学科的困境,未曾胆怯退却与自怨自艾,而是积极的参与到道路检测与养护业务中去,在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新知识和刻苦钻研新方法弥补专业短板。他秉承谦虚好学的务实风格,将AI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道路检测、养护业务深度融合,负责研发的道路病害图像智能识别系统,能实现不同环境下不同种类病害的同步识别,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效解决了现有公路路面病害图像识别主观性强、准确率低及速度慢等问题。
兢兢业业、耐心细致是她的工作特点;热心服务、不厌其烦是她的工作态度。在郭玥玟借调高速集团人力资源部期间,保质保量完成社会保险、补充医疗、退休管理、人员调配、职工体检等工作,并连续两年牵头高速集团职称工作,带领组员高质量完成上千份职称材料的审核、申报。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她也积极学习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做法,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业务技能,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在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释放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