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一)

发布时间:2024-06-01 18:31:22

为庆祝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团结引导公司全体科技工作者厚植家国情怀、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山东高速工程咨询集团开展“走近身边的科技工作者”活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视野,他们有极强的创新意识和研发能力,他们有非凡的实践技能和业务水平。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他们的创新故事!

图片1.png

高国华,中共党员,山东高速工程咨询集团新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桥梁加固研究中心主任、检测公司党总支委员。他是公司科技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周道”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先后荣获“山东交通大工匠”、山东高速集团“有突出贡献专家”、济南市市中区“经纬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并于近期,荣获山东高速集团党委第一届“最美山高人”。

锲而不舍金石开,砥砺前行志不移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工作中甘于奉献、勇于创新,时刻发挥着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长期致力于绿色、低碳、环保型道路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同事眼中的他,经常穿着运动鞋,因为这样便于随时出差、开展实地技术指导;经常中午打两份饭,因为这样能节约晚饭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研发工作;吃住在办公室、 为检测试验数据而顾不上吃饭“5+2”“白加黑”,每到科研的关键时期,这便是他工作生活的常态。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

他以苦学深研、孜孜以求的精神,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积极投身对未知领域的探索,默默耕耘在科研和工程一线。他带领团队成员先后承担交通运输部重点项目4项,厅局级及以上课题19项,研发的沥青混合料增强剂、再生沥青混合料改性剂、固废基胶凝剂等数款新材料,已在国内外多条高速公路、市政道路成功转化应用,实现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他不断推动数字化转型赋能,开发裂缝智能检测车、日常养护巡检车等智能化检测装备,研发道路科学养护决策智能系统,高效实现了病害数据的精细化采集和自动识别、多源检监测数据的深度融合,典型病害的智能化诊断,形成科学、精准的养护方案;他累计发表高水平论文17篇,授权国家专利25项,参编团体标准、地方标准4部、省级工法1项,出版专著1部,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在他的带领下,“周道”创新工作室于2022年喜获“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荣誉称号。

智海航船引方向,无私奉献铸辉煌

他始终贯彻“传帮带”理念,无私奉献,坚持科学研究要紧贴工程实际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科研理论,提升科研团队的科学素养。在长期的科技研发过程中,先后培育高速集团“有突出贡献专家”3名、“首席技师”2名,实现了人才的梯度培育,为公司科研活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他吃苦耐劳,面对科研的艰辛与挑战从不退缩;他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科研事业,对每一个实验都倾注心血;他技术精湛,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攻克技术难关;他勇于创新,不断寻求新的突破,推动公司发展;高国华用实际行动传承着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

图片2.png

马乃轩,中共党员,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桥梁健康监测中心经理,山东高速集团“首席技师”,主要从事智慧高速“基础设施智能化”和健康监测等方面的科研实践工作。

矢志创新 数字化建设开辟新赛道

身为新时代的技能能手,他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探索、学习,争当“火车头”,带领团队通过新型监测装备研发、大数据分析算法,并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国内技术领先、省内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智慧监测大数据平台,高效实现了桥梁、道路、隧道和边坡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一站式管理和应急快速响应评估,并成功应用到智慧高速、交通运输部长大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和国家城市安全风险预警平台建设。

笃行不怠 立足岗位科技创新结硕果

基于大数据平台及新型监测装备的研发,马乃轩先后参与山东省交通运输科技计划项目和工信厅科技项目11项,其中3项入选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重点科技项目清单;牵头研发的“基于低代码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开发与推广”,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价为国际先进水平;作为主要研发人员参与的“双目视觉挠度仪”“毫米波雷达等移动化监测体系装备”被中国公路学会评价为国际领先水平;先后发表高水平论文10余篇,取得“一种基于低代码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等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5项。

靶向未来 卓越奋斗抓紧新机遇

目前,桥梁健康监测已迈向以技术服务为主的新发展阶段,马乃轩及其团队坚持数字化、信息化引领,以“平台+”模式结合监测数据体系,持续推进AI感知桥梁风险、数字孪生、移动化监测和检监测融合等新型应用场景落地,全力打造公司生产经营的“科研加速器”,持续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科技动力。

图片3.png

景国建,中共党员,山东高速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桥梁加固中心科研项目负责人,博士研究生,自入职以来先后获得“先进工作者”“董事长特别奖”“干事担当好团队”等荣誉称号,主要负责新型桥梁加固材料的研发与成果转化工作,科研成果先后被山东省电视台、桥梁视界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勤学深思求卓越,锲而不舍探未知

景国建主要从事桥梁加固材料“紧密堆积体系解码-优化设计”及“功能性制备及多元化应用”的研究工作,凭借着过硬的专业技能和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他成功研发出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桥梁配重混凝土、特种加固灌浆料和多元硅基复合盖板等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以第一作者先后发表SCI等高水平论文3篇,取得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5件,主导申报地方标准1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

科研智慧铸基石,工程实践展宏图

从基础研发到工程一线,他聚焦于产学研成果转化,高效落实“传统检测业务与高附加值新技术新材料业务”双轮驱动的发展主线,先后创建了桥面铺装、新旧拼宽、预制构件三个关键技术群,并熟练掌握了现场配套施工工法,建立了原材料检验、宏观性能检测及现场施工效果的全套质量评价体系。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等研发成果应用于东营胜利黄河大桥、临沂北京路沂河大桥、济南顺河高架及济南绕城高速公路黄河大桥主桥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创新驱动领未来,智慧光芒照四方

面对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景国建及其团队将以更坚定的步伐、更昂扬的斗志,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创新潜能,深度推进桥梁加固领域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等研发工作,加速产学研结合及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全面助力公司“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