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蓄力咨询-2022年度“导师带徒”优秀师徒风采展播
亦师亦友,弦歌不辍传薪火
教学相长,青出于蓝谱新篇
一声师父
让成长的路上亮起指引的明灯
四季同行
赓续咨询人干事创业的血脉
逢初秋之际,工程咨询集团2022年度“导师带徒”活动圆满完成,来自各权属单位的26名新员工在这一年褪去学生的青涩,初露咨询人的锋芒,由“毕业生”向“职场人”转变,由“生力军”向“主力军”成长。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引导青年员工在工作中比、学、赶、超,公司在26对结对师徒中,评选出5对2022年度优秀师徒,让我们共同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薪火相传中的奋进力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山东交通监理公司机电分公司副经理于武科拿着培养协议说到,“机电工程正在不断迭代发展且所涉及业务领域不断扩展,为部门注入‘一专多能’的新生力量,重要性不容小觑”。于武科十分重视他的这位“开门弟子”,师父根据徒弟特点,制定了详细且务实的培训计划,划分教学阶段,制定教学目标,考核学习成效,样样不落。师父老于坚信,“现场是最好的老师”,在大桥上的临时用电箱旁、在隧道机电消防泵房、在ETC门架下站管线敷设旁、在智能网联测试基地,处处是师父老于的课堂,老于倾囊相授,小傅学练结合,二人教学相长,“导师带徒”既是桥梁,更是传承,创享美好之路的大部队中增添了这一对师徒情谊。
一年前,山高项管公司东青项目副总监房修桂成为了武锡辰的师父,他结合徒弟的专业技术情况进行了理论知识的辅导,在安排教学计划上从实际情况出发,力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最基本的图纸开始,一步步指导,并在施工现场将理论与实际逐一对应进行讲解,极大的提升了武锡辰的学习效率,也避免了其走弯路;在教学过程中,每天学习新知识,又不断重复旧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在师父的指导下,初出茅庐的武锡辰,一步一个脚印,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进步,为公司发展注入青春的力量。
2022年,从东南大学毕业的王能威初来乍到,山高检测公司副总经理王阳春成为了他的师父。“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师父王阳春以自身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徒弟良好品德,帮助徒弟建立优良的工作作风。在师傅的指导下,王能威积极参与长清黄河大桥等20余座桥梁监测方案设计工作,深入滨州黄河大桥等监测系统建设工程一线。“师父为我打开了专业领域的大门”,王能威讲到。自结为师徒后,他们形成了系列成果,参与《中小跨径桥梁综合数据融合与网级评估》等重点课题研究工作,并累计发表SCI论文3篇,获得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项。师徒俩表示将继续勇攀技术高峰,在健康检测技术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师父的周希茂已从事桥梁检测工作14年,身为山高检测公司桥梁事业部经理,他每个季度为徒弟韦青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培养徒弟坚持诚心、精心、细心、耐心的学习态度。周希茂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指导韦青从学习相关专业规范及理论知识开始,耐心解释规范中不同条文存在的意义及侧重点,并经常分享相关专业书籍,助力徒弟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在教授韦青分析不同结构形式桥梁容易产生的病害类型以及典型病害成因时,重点指导韦青对桥梁进行技术状况与承载能力评定。经过一年的培养,韦青已可独立负责桥梁检测项目,并在师父的带领下参与到2023年度国检工作中,学习桥梁内外业检查重点,发现其他单位的长处,总结自己的不足,转化为行业竞争的优势,并成功考取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证书。师徒二人在这一年里努力不懈,徒弟紧紧跟随师父的步伐,向着成为一名优秀“检测人”的目标继续努力。
进入公司后,徒弟王凯平分配到了师父山东桥检公司桥隧检测一部主任刘华庆的部门,师父根据徒弟所学专业方向及个人特长,找准培养方向,提升其科研创新意识。刘华庆带着徒弟王凯平参与了隧道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质量检测等工作,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给予指导和建议。经过一年的培养,王凯平的业务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一次性通过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参与编写集成轨迹测定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基于相对测量法的反光膜逆反射系数检测方法两项发明专利以及狭窄空间处支座观测等2项QC小组课题研究。在师傅刘华庆的悉心辅导下,王凯平进步飞快,能够更好地胜任各项工作,师徒二人携手奋进,为公司发展积蓄力量。
薪火相传,蓄力咨询。下一步,工程咨询集团将持续推进“导师带徒”活动和“育匠工程”计划走深走实,以“全域覆盖”促“面”的不断扩大,以“全程培养”促“质”的有效提升,以“全员参加”促“量”的持续增长,以高质量“导师带徒”活动,全面推进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培土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