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总监”专题系列报道之一:监理咨询公司王洪云

发布时间:2022-01-24 18:35:10

王洪云,中共党员,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从事监理工作20余年来,一直奋战在工程监理工作的一线,相继完成国内最大断面高速公路隧道群、3.2万吨不平衡转体桥、山东省公路第一高墩桥、沾临黄河特大桥等富有挑战性项目的监理工作,于2021年3月被山东高速工程咨询集团评为“金牌总监”。

一、爱岗敬业,开拓创新

爱岗奉献,深耕行业技术难点。参与建设滨莱高速改扩建项目期间,为提高铣刨料利用率,解决新旧路面结合不稳定等问题,王洪云同志先后组织并参与了耐老化沥青再生剂、新旧路面冷态搭接面粘结剂的制备研究,在提升再生剂对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后路用性能的同时,有效解决了新旧半刚性基层粘结不牢问题,在工程实践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求实创新,勇于破解现场难题。在面对滨莱项目特大断面隧道群开挖断面大、隧道初支喷射混凝土凝结时间长、高回弹量等技术难关时,王洪云同志盯在一线,组织各参建方查原因、试配比,攻坚克难,通过反复优化论证速凝剂配方,研发出环保无碱液态速凝剂,有效减少了现场的粉尘污染,显著降低了喷射混凝土凝固时间与回弹量。

心怀匠心,知重负重,誓做行业标准的坚定践行者。滨莱、京沪改扩建项目施工建设期间,面对工期紧、社会影响大、安全管控难度高等一系列复杂局面,王洪云同志迎难而上,锐意创新,带头组织实践工艺创新,突破性的使用承台钢筋整体吊装、箱涵整体预制安装等工艺,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基坑开挖、防护对施工及通行路段的影响,并为今后改扩建工程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1643020413353014.png


二、高效管理,提升品质

开拓思路,积极“探路”,创新管理方式。王洪云同志在工程管理方面积极开拓管理思路、丰富管理手段,贯彻终端管理理念,持续推进落实“现场监理日工作计划制度”及“计划考核制度”,大力推进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对项目监理工作的实时监督、量化考核的闭环管理。立足本岗,规范流程,强抓落地执行。在技术管理方面,为解决现场施工技术人员、技术队伍水平参差不齐而造成的施工质量波动问题,王洪云同志致力于将质量管理关口前移,在全线范围内创新管理手段,大力推行工序延展循环。在沥青路面、防排水、伸缩缝、桥面系施工等方面,将各分项工程中的各项工序划分为单元,进行流水化生产,依托各单元进行工序延展循环,制作完成《沾临项目工序延展施工指南》,并在沾临项目进行了全面的推广落地。


1643020453710326.png


三、事必躬亲,勇于担当

作为总监,王洪云兢兢业业,沾临黄河桥钢混组合梁顶推施工时,他坚守在一线,一盯就是几昼夜。面对顶推出现的滑移小车剪切破坏、横向偏移过大的问题,他带领大家反复推演、进行对比试验,不断的比选优化方案,最终通过改造顶推滑道、增加MGE板圆满解决工艺难题,完成了国内首次钢混组合梁带板顶推施工。同时,运用应力监测、北斗定位检测系统,实时监测调整顶推过程中位移、偏差,实现桥梁线形“毫米级”精度控制,为高速人深深烙上了“毫米级”标签。


1643020476939956.png


王洪云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凭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的韧劲,铸造了一项项高品质工程,塑造了“山高咨询”监理的良好形象。